第641章、兰亭集序_我真不是盗墓贼
笔趣阁 > 我真不是盗墓贼 > 第641章、兰亭集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41章、兰亭集序

  温家人的一脸神秘让我感觉到他们确实不知道温韬大墓的所在地,无奈之下只好带着老唐回往大宅。

  临出门前,温尔雅拦住了我,说道:“不许你在和那个小妮子睡!”

  我这事算是解释不明白了,于是回道:“我还是那句话,我想和谁睡就和谁睡,我想怎么睡就怎么睡,你管不着。”

  她立刻现出生气的样子,吼道:“你要是再和她睡在一张床上,我今晚就搬到你家去。”

  她这副凶巴巴的样子,把我逗得差点笑出声来,歪着头问道:“你是吃醋吗?咱不是说好只做一个月的男女朋友吗,何必为这事这么计较呢?再说了,在你们温家人眼里,孙女婿不孙女婿的根本不重要,说句不好听的,你这做账房长孙的估计还没有那本天书讨他们欢喜呢。”

  我本以为这话会激怒她,谁知她突然低下了头,一会功夫几颗泪珠啪嗒啪嗒的掉落在胸前。

  一想到在病床前她对我悉心照顾,而且不眠不休,本来想冷冰冰的提出分开的我,顿时软化了下来。

  “对不起,话说重了。”

  她摇了摇头道:“你说的没错,我确实不如天书,他们允许分家参与,本身就是对你的不信任,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才对,当初不该将你拉下这浑水。”

  自知理亏的我只好上前几步,送给她一个拥抱。要知道此时的温尔雅应该相当的无助,或许真的像她所说,这世界上除了我之外,已经没有人更关心她的死活了。

  我这一抱,使本来只是小声抽涕的她,瞬间如同暴雨倾盆似的嚎啕大哭起来。无论我怎么安慰,都无济于事。

  眼看着太阳即将落下,她却死死的托住我的腰,似乎不想让我离开。

  “尔雅,怎样你才能不哭了?”

  她抬起略翘的小下巴,两只眼睛肿的像桃子似的,就连眼影都流成了两条黑线。

  “你要带我去找天书,并且好好的照顾我,还有,不许和那个小妮子住在一起!”

  三句话离不开那个醋坛子,为了不让她再纠缠,我只好点头答应下来,这难道就是命吗?每次不见她的时候,我都想说些狠话,将她支开,可一见道她却又异常的心软,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上了她。

  老唐将我送回大宅之后,便想驱车回自己在大栅栏的店铺,临行前语重心长的对我说道:“兄弟,这趟活恐怕真的没那么简单,不知道是不是和你待在一起的时间久了,我怎么有一股不祥的预感呢?”

  我疑惑的看向他:“怎么说?”

  他摇了摇头道:“说不出具体的,不过一想起要带四支特战队的人参与这事,我的心就突突,很像当年......当年绞杀外军时的那个场景。你说那个姓曹的老头子说的会是真的吗?”

  我叹气回道:“说不好,我活下来的几率应该很大,大不了去冥界再讨一副肉身,现在让我最担心的是你们,那老家伙在说生死的时候眼睛都没眨一下。你发现了吗?温家老爷子在说一旦遇到分家的队伍,可以让这些死士与他们对射时,那表情简直是视人命如草芥。要不......这回你就别去了,好好的留在京城等待你儿子的回归吧。”

  老唐猛的瞪了我一眼,言道:“草,你当我老唐是贪生怕死之人?与其这么庸庸碌碌的混吃等死,还不如寻些刺激才有乐子。我的安全你就甭管了,还有那群特战队的弟兄,也是一样,我会尽量的保护好他们。”

  我上前抱了抱他,自从认识这个大哥哥以来,就仿佛多了一个保护伞,一件避弹衣,每每遇到困难的时候,他都能挺身而出,从来没有过些许怨言,一次次的生死与共,早已让我对他有了依赖,即便刚才说了违心的话,但内心还是希望他能一同前往的。

  “草,你啥时候变得这么多愁善感了,像个孩子似的。”老唐一把将我推开道:“老子只喜欢娘们,男人抱我,我会感到恶心的。”

  我呵呵一笑道:“你这张臭嘴啊,啥时候能改改呢?真他妈的煞风景。对了,这次去你想要什么报酬?无论你说出什么,都会得到的,哪怕是镇国之宝。”

  “真的?”

  “嗯,那可是温家,没有什么是他们拿不到的。”

  老唐眼珠子转了又转,思考了许久才道:“我倒不用他们赏赐,在墓里如果能找到一件宝贝,让我占为己有就行。”

  我一愣:“什么宝贝?能进你老唐法眼的,估计都被你惦记很久了才是。”

  他嘿嘿一笑道:“还是你了解我,我确实做了一些功课,那件宝贝是一件书法。”

  我似乎明白他想要什么了,狐疑的看向他:“你丫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,是不是盯上《兰亭集序》了?”

  他一脸得意的点了点头。

  《兰亭集序》号称有文字以来天下第一行书帖,乃是东晋书圣王羲之所作,如今各博物馆所展出的皆是后人临摹的赝品,现存的兰亭八柱里,未署名的八柱之三一度被怀疑是王羲之的真迹,但经过大量的考证,此作仍为后代书法大家冯承素双钩填墨而成,并非王羲之真迹。而原作去向何处,成了千古之谜,流传最广的说法是,《兰亭集序》被对之爱不释手的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带进了棺材,葬在了昭陵当中,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。

  这传说是真是假无人得知,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,那就是唐朝太重贞观年间之后,这《兰亭集序》便再也没有流入到民间。

  老唐之所以说要在温韬墓里找寻《兰亭集序》,正是因为盗取昭陵的便是温韬本人。

  温韬早年是盗匪出身,后来靠狡诈善变逐渐上位,在乱世中竟然也混成了一位大人物。

  我上大学的时候,最出色的成绩便是中国古代史,每次读到北宋欧阳修编著的《新五代史·温韬传》时,都对其中的一段文字记忆深刻。

  “韬在镇七年,唐诸陵在其境内者,悉发掘之,取其所藏金宝。而昭陵最固,韬从埏道下,见宫室制度闳丽,不异人间。中为正寝,东西厢列石床,床上石函中为铁匣,悉藏前世图书。钟、王纸墨、笔迹如新。韬悉取之,遂传民间。惟乾陵,风雨不可发。”

  大意是,温韬在做节度使的七年里,将唐代皇陵几乎全部盗光,倒斗出很多金银珠宝,而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是最为坚固的,顺着墓道而下,可见到皇宫一般的辉煌景象,就像在人间皇宫似的。他在唐太宗的墓床上发现了一个铁盒子,里面都是古代的字画,其中钟繇、王羲之的墨宝与新的无异,温韬将这些字画全都取了出来,流传道民间。唯独李治与武则天的乾陵,因为每次动土都风雨大作,而没有盗掘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78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7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